1.1 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戰略
國務院于2010年底印發了《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這是我國第一個國土空間開發規劃,是戰略性、基礎性、約束性的規劃。在2011年全國兩會上通過的“十二五規劃”中,主體功能區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規劃確立了未來國土空間開發的主要目標和戰略格局:
一是構建“兩橫三縱”為主體的城市化戰略格局。未來中國將構建以陸橋通道、沿長江通道為兩條橫軸, 以沿海、京哈京廣、包昆通道為三條縱軸, 以主要的城市群地區為主要支撐,以軸線上其他城市化地區和城市為重要組成部分。構建這一格局,是在優化提升東部沿海城市群的基礎上,在中西部一些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好的區域,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城市群,促進經濟增長和市場空間由東向西、由南向北拓展。
優化開發區域主要包括環渤海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等3大區域 。 重點開發區域:主要包括冀中南地區、太原城市群、哈長地區、東隴海地區、江淮地區、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原經濟區、長江中游地區、北部灣地區、黔中地區、藏中南地區、關中——天水地區、蘭州——西寧地區、寧夏沿黃經濟區、天山北坡地區等18個區域。
“兩橫三縱”為主體的城市化戰略格局示意圖
二是構建“七區二十三帶”為主體的農業戰略格局。七區二十三帶是指包括七大農業主產區和明小麥、玉米、棉花等總計二十三個農產品名稱。構建“七區二十三帶”為主體的農業戰略格局。構建以東北平原、黃淮海平原、長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區、華南和甘肅新疆等農產品主產區為主體,以基本農田為基礎,以其他農業地區為重要組成的農業戰略格局這是結合我國農業自然資源狀況的特點和基礎,這幾年主要農產品向優勢產區集中的新變化提出來的,對于保障全國耕地數量質量和農產品供給安全至關重要。
“七區二十三帶”為主體的農業戰略格局示意圖:
三是構建“兩屏三帶”為主體的生態安全戰略格局。這一戰略把國家生態安全作為國土空間開發的重要戰略任務和發展內涵,充分體現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開發理念,對于在現代化建設中保持必要的“凈土”,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規劃先行”,所謂好的規劃應該是人本的、科學的、理性的,這樣的規劃不會切斷事物之間的本質內在聯系,卻會關照、利用好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性,不會顧此失彼,最終達到目的性與規律性的統一。國家戰略立足全國土地和資源進行統籌規劃,同樣,家具制造業也應如此。對于企業家來說,了解國家宏觀政策,對于企業的發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